孙子兵法全球行:海外孙子传播对汉学研究影响重大  2012年05月02日         蒙古孔子学院蒙方院长其米德策耶出版的蒙文版《孙子兵法》 韩胜宝 摄 中新网乌兰巴托5月4日电 题:海外孙子传播对汉学研究影响重大——访蒙古孔子学院蒙方院长其米德策耶 记者 韩胜宝 蒙古孔子学院蒙方院长其米德策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孔子学院在全球遍地开花,“孙子热”也在全球升温。以孙子为代表的中国兵家文化,已成为世界智慧,跨越几千年时空,越过千山万水,再次征服海外;而海外《孙子兵法》研究传播和普及对汉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其米德策耶1979年毕业于蒙古国立大学汉语专业,1986年作为中蒙两国恢复派遣留学生制度后的首批蒙古学生,到北京语言学院学习。回国后任蒙古国立大学教授、中蒙友好协会秘书长、蒙古汉语俱乐部主任,热衷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他将中文典籍《论语》、《大学》、《孙子兵法》等翻译成蒙语,荣获“中国大使奖”。    这位蒙古知名汉语学家、语言文学博士告诉记者,《孙子兵法》译成蒙文并出版,为在蒙古国开展中国古代哲学、兵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蒙古国汉学界引起较大反响,促进了蒙古国汉学研究的发展。如今,蒙古国立大学中文系上的中国文化课,其中《孙子兵法》是必修课。其米德策耶每周除了为孔子学院的学生上课外,还经常通过各种讲座传播孙子思想。 其米德策耶认为,传播和普及《孙子兵法》等中国经典文化,对于加深拓宽蒙中两国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消除隔阂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对汉语推广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蒙古青年人热衷于汉语学习,汉语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目前,蒙古大约有40多所大学和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仅蒙古国立大学就有几百名汉语专业的学生,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冲着中国文化来的。 蒙古社会各界都对中国文化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通过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两国的友好交往,而中国传统文化对蒙古的发展及教育益处很多。其米德策耶介绍说,在蒙古,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个很重要的课题,但资料缺乏,学者也少,必须要继续推动这方面的工作。由于他特别喜爱汉语言的研究,希望向蒙古人民介绍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和孙子是同时代的圣人,一位是文圣人,一位是武圣人。其米德策耶说,中国文武两圣人被全球普遍接受,其儒家思想和兵学智慧被广泛应用,表明中国“软实力”的影响随之扩大,对研究和普及对汉学研究的影响甚广。所以他在翻译《论语》、《大学》的同时,把《孙子兵法》也翻译成蒙文,让蒙古人民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文武”两大精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其米德策耶诠释说,“汉学”一词,原本指海外学者对有关中国的各种学问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外的《孙子兵法》研究本来就是汉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汉学研究的发展和普及,扩大了汉学研究的影响,而且必然与汉学研究的其他领域互相借鉴,互相促进。 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有着巨大的魅力,其米德策耶对记者说,西方出版的《100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中孔子名列第五,而《老子》、《庄子》、《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中国国学,在世界文化中也占有重要位置,产生深远影响。值得充分肯定的是,海外《孙子兵法》广泛研究和应用,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将继续产生影响。 其米德策耶坦言,孔子学院其实无关孔子,乃是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孔子也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为何要打孔子旗号呢?因为中国文化需要一个代言人,孔子代表的是诸子百家,而不是一家。要让外国人全面了解中国,就要全面介绍中国。如果中国的文化仅仅局限于一个《论语》,还有99家没戏唱,“汉语热”很快就会随之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