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闽海-台海论坛  (http://mhwh.com/dv7/index.asp)
--  闽海文化  (http://mhwh.com/dv7/list.asp?boardid=2)
----  为何郑和不是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  (http://mhwh.com/dv7/dispbbs.asp?boardid=2&id=1421)

--  作者:南方客
--  发布时间:2005/5/26 22:51:38

--  为何郑和不是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

为何郑和不是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
 
    作者:唐岩

      为什么英国人孟席斯称郑和已完成了环球航行的说法不可信?

    为什么郑和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远航没有带来地理大发现?

    为什么巨大的人口、幅员和经济规模不能使一个民族具备环球航行的能力?    

     600年前的公元1405年,郑和奉明成祖之命开始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航。

     但郑和这支浩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没有完成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只是“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而87年后,一位名叫哥伦布的欧洲海盗却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那支规模远逊于郑和的小小船队,远航到达美洲,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在国人高规格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时,不断有郑和具备完成环球航行能力的文字见诸各大媒体。郑和真的具备完成环球航海的能力吗?

      郑和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

        像是为中国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年雪中送炭做准备,2002年,一位英国业余历史学家孟席斯发表观点,认为世界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是郑和的船队,不但首先发现美洲,甚至还到达过澳洲。

       首先完成地理大发现绝对是件足以光耀民族的大事,加上大幅时间跨度造成的错觉,在国人高规格地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时。孟席斯成了中国媒体的热门人物。

       中外严谨的学术界对此不以为然。因为,虽然郑和航行的资料在其完成最后一次航行后遭明帝国政府焚毁,但其他一些确凿证据也将郑和航行情况记录的清清楚楚。三保太监最远也仅仅是到达了东非而已。

    历史毕竟就是历史,刻意地扭曲过去以迎合某种心理需要,或者说使之服务于某种目的,不但对我们纪念郑和这位中国的伟大航海家于事无补,在损害历史严谨性同时,也暗示了我们自身的弱势心理。

      郑和为何止步而西方人一直航行

      持久的事业需要持久的动力。郑和“下西洋”的驱动力是政治性而非经济性因素。虽然多少附带官方贸易成分,但整体来看,郑和航行的主因依然是对外怀柔与宣化。这些官方贸易实际是专为皇室消费进行的一场海外大采购,并无获利型的国家贸易性质。

       而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郑和舰队的规模,它越是庞大就越丧失了“可持续性发展”。因为,郑和的航行不是靠航海本身获得经济支持,全仗明帝国农业经济提供财力保障,郑和的航行根本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正如明大臣刘大夏所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谏也。”

       因此,尽管中国有当时世界第一的人口、幅员和经济规模,也只能在短时期内支撑郑和航海的巨大开支,到了成祖后期,由于国库支撑次等规模航海日渐不支,朱棣只有下令停止了郑和的航海活动。

      与郑和航海相反,欧洲有着在海上开出一条东方航道的强烈冲动。中世纪后期,十字军在地中海东岸的据点全部被穆斯林拔除;奥斯曼土耳其人不但占有巴尔干半岛,还扩张到中欧,逼抵维也纳城下;中北亚的传统陆路通道,则因蒙古帝国的崩溃而骚乱迭起而中断。

       红着眼睛热切寻找直抵达东方以获取香料与黄金的欧洲人,只能把目光投向海洋,而航海技术的不断成熟,大海已不再成其永久的屏障。

      在“平板”上如何能完成球航行

 
        郑和不可能完成环球航海的最大因素,是世界地理意识的桎梏。如果郑和能够环球航海,那么汉武帝时代已大规模进入印度洋的中国人也同样可以。

     一个相信“天圆地方”的人不可能率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只有相信地圆说的冒险家才觉得,对遥远的目的地,“南辕北辙”的办法值得一试。

    中国古代虽然发现了许多地球是球形的现象,但从没想过大地居然不是一块平板,是因为“天道圆,地道方”理论在中国封建王朝宇宙理论体系中是不可动摇的一环,所以,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试图用欧洲人已完成环球航海来向中国人推销地圆说,依然无人相信。

    所以,中国古代的远洋航行没有一次考虑到大地是球形的,更没人根据球形大地观来设计新航线——在平板上如何能完成环球航行?

    和中国不同,西方很早就有地圆说,古希腊时代人们在海图绘制和航海上即接受的是大地球体观,虽然在麦哲伦之前无人能有力证明过大地是个圆球,但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地圆说一直有其重要历史位置,15世纪末,地圆说更是日益流行。

    公元前2世纪,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即推断,如无大西洋,从西班牙沿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的纬线航行可直达印度。

    至于南方新大陆,公元2世纪埃及地理学家托勒密就猜想,在赤道以南应当存在一块南方大陆,澳大利亚之名正得自于此。

       而哥伦布的“南辕北辙”,实在很难说是冒险:1474年,佛罗伦萨的宇宙志学者保罗·托斯卡内利向哥伦布系统地阐述了可经大西洋向西航行到东方的观点。哥伦布的失算在于太相信托斯卡内利——该先生把地球尺寸估计得太小,所以哥伦布撞上新大陆后至死认定那就是印度,哪知道还隔着一道太平洋呢。

    凭《清明上河图》如何环球

    大地是块平板还是个圆球,不同的“世界观”造就了不同的地图系统。

    中国古代的地图学不但历史久而且还很牛,这点无人敢否认。但建立在大地平板说上的中国地图学,与西方大地球形说基础上的地图学,完全是两根藤上的瓜。中国传统制图理论以大地是块平板为基础,甚至连拱形的可能都没考虑过。它属大比例尺地图,描画着山川、城镇等地形地物,用来分地征税、交通水利、军事攻防非常理想。

    而欧洲地图系统,则须考虑地球曲率半径等因素,古希腊时地图就有了中国没有的经纬度、经纬网和地图投影法等技术。古希腊人绘制了大量世界地图,而中国则从来没有。

        两个不同系统的地图,体现在航海上的差异最大,欧洲地图非常便于正确描绘陆地之间、海港之间的正确位置。而《郑和航海图》,是典型大比例尺对景地图。因没有经纬度,航行中无法确知目的港口的具体位置,只能靠近海航行目力所及的岸边地形及星辰等来判别船只相对港口的位置。展开的《郑和航海图》,全图没有统一方位,只注重沿途山川航道的描绘,按航行的路线由左至右一字排开,像长卷《清明上河图》。

      远洋航海需要可供航线分析的较精确的世界地图。心中无球,手中无图,手中无图,何以环球?

      所以,环球航海,船队大小不是问题,重要的问题是“世界观”。1613年,接受欧洲人“大地圆球说”的日本人,模仿欧洲人敲打出一条小船,竟同样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完成了环球旅行。

    无疑,在明朝初期,中国航海技术依然可以跻身世界一流之列。但如果客观审视明朝的政经环境,以及郑和时代中国航海技术的水平,我们只能承认,当时的郑和,根本不可能完成地理大发现。

     2005年05月26日 21:59 青年参考


--  作者:hairen
--  发布时间:2005/5/27 10:51:13

--  国内史学家质疑郑和发现美洲论
郑和发现美洲论 国内史学家表示质疑和审慎 
2005年05月27日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昨天,英国作家孟席斯带着他的新书来到北京,这本书中有很多堪称“石破天惊”的结论:“是郑和的船队首先发现美洲大陆、澳洲和麦哲伦海峡。”一些国内史学家对孟席斯的这些研究成果表示了质疑和审慎。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孟席斯观点:郑和最先发现美洲

  《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的策划人师永刚则称,在今年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日子,这本由英国人著作但是为中国人郑和翻案的著作,会把我们对民族英雄的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记者发现,这本书有很多可谓石破天惊的结论:1421年(永乐十九年),中国人首先发现美洲大陆,早于哥伦布70年;中国人发现澳洲,先于库克船长350年;中国人到达麦哲伦海峡,比麦哲伦的出生还早一个甲子。

  孟席斯的三大论据

  孟席斯认为,郑和船队在第六次远航时到达了拉丁美洲、加勒比海,最后到达了澳大利亚,实现了环球航行,但郑和本人没有亲历环球,是他的两个随从在第六次出航时把远航进行到底的。他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有三个:一是各种地图、星象图、航海图等资料。二是当地的有关记载和遗留下来的遗物,比如他在佛得角上发现一块石碑,上面的文字表明中国人或者亚洲人曾早于欧洲人到过此地。三是物种的相似。他表示,两位秘鲁专家通过研究,发现美洲土著人的DNA与广东人相似,同时明代皇宫里出现过袋鼠,而且中国还出现了美洲的玉米。

  中国专家质疑:孟席斯是浪费时间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地理专业的教授华林甫则强烈反对这一结论。他说,目前历史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了肯尼亚,孟席斯的说法虽然新颖,但“推测代替不了事实”。他甚至建议孟席斯不要把时间浪费到这种研究上,“研究明史比研究郑和更有意义”。

  航海图不对
  人民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毛佩琦表示,目前中国明史学界没有承认这种说法。“比如孟席斯说郑和航海时所绘的地图上有经度,这是根本不可能的,那可能是阿拉伯人画的地图。最近在加拿大的遗迹也不是确凿的证据。”他表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很多历史学者惯用的研究方法,孟席斯虽然做到了大胆假设,但在求证方面还要做很多工作。

  需要更多史料证明
 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黄朴民表示,这本书勇于创新,“可以给国内历史界很大启示,研究的结论和视野也给中国人很大鼓舞。”对于该书的观点,他认为在孟席斯自己看来是自圆其说的,但能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还需要更多的史料去证明。

 -相关链接

 孟席斯,1937年生于中国,1953年加入英国皇家海军,曾任战略核潜艇舰长,执行过战略核威慑任务,现居伦敦。服役期间,他曾率舰沿着哥伦布、迪亚斯、达·伽马的航线行遍世界。退伍后,曾多次走访中国等亚洲各国,专注于中国明代郑和航海的调查研究。(张守刚)

      中新网2005年05月27日


--  作者:hairen
--  发布时间:2005/5/31 11:32:57

--  600年前世界第一舰队的征战
600年前世界第一舰队的征战
2005年05月31日 

    (60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时率领的,并非一支巨大的商船队,还是当世无双的舰队,当它扬帆海上时,一路上到底有过哪些征战?)
    首航剿灭中国海盗    

    据《明实录》载,郑和第一次远航即爆发了一场海战,不过对手不是国家,而是一个海盗集团。该海盗集团的头领是祖籍中国广东的海盗陈祖义。战争爆发在郑和船队结束远航返回中国的途中,地点在现在的马六甲海峡。按《明实录》的说法,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郑和舰队满载的宝物让陈祖义眼睛红了。

    之所以陈祖义竟然敢对郑和舰队动心思,是因为当时的陈祖义并非流窜海上的小股匪盗,他甚至早已控制了苏门答腊重要港口城市旧港为基地,很像是今天本·拉登式的巨枭。

    面对郑和船队的优势武力,陈祖义突然声称愿意投降归顺,但郑和得到线报说那是陈的一个圈套。于是,郑和将计就计,在将陈祖义的舰队诱入埋伏圈内后,突然施用各种火器密集发起攻击,陈祖义的舰船被焚毁10艘,被俘获7艘,而郑和船队几无损失。但陈本人侥幸率残部逃脱,数月后,郑和的海军还是设法将陈祖义等人俘获,带回南京处决。

    第二次远航,郑和并没有随队出航,而是留在航海者的守护神“天妃”的出生地福建莆田湄州——整修天妃宫。接替郑和指挥舰队的是太监王景弘、侯显。由于航线中的海盗已被剿灭,已无海盗攻击之虞,故此次出航的船只队仅有68艘。这次航行显得风平浪静,明朝海军并没有大规模武装行动。


  三航俘虏锡兰国王

    1409年(永乐七年)秋,郑和重新成为总指挥,统领总人数达3万人的舰队进行第三次远航。在这次远航里,终于爆发了所有航行中规模最大,也是今天史学界争议最大的一场战争。

    郑和在抵达锡兰国(今斯里兰卡)时,带了一块事先刻有汉、泰米尔及波斯三种文字的石碑,准备立在该岛,但此时该岛正分为三个敌对政权,最强大的是刚率领本地居民打败了泰米尔人的英雄亚烈苦奈儿。

    对中国格外警惕的亚烈苦奈儿断然拒绝了郑和立碑的要求,并拒绝接受与明帝国的朝贡关系,他认为,郑和的舰队抵达锡兰,很可能是冲着该国的圣物“佛牙”(释迦牟尼牙齿的遗骨)来的,此外,元朝船队带来刺激的阴影在当地人脑海中还没来得及消逝。

    双方第一次冲突以郑和军队被赶回船上而告终,郑和舰队亦未在附近海面停留,而是扬帆印度去完成其贸易任务。

    很快,从印度满载宝物归航的郑和舰队再次出现在锡兰海岸并登陆设置据点,显然,郑和是为惩罚亚烈苦奈儿对天朝不敬而来。但《明实录》奇怪地称,亚烈苦奈儿向郑和索取宝物不成遂派5万军队攻击郑和舰队。此后的战事记载非常简略:郑和看到锡兰军队蜂拥而来,说“贼大众既出,国中必虚”,于是带领2000明军突然出现在锡兰王城,俘虏了亚烈苦奈儿,锡兰军队瓦解。

    锡兰人的不同记载

    亚烈苦奈儿随返航的郑和被带回中国囚在南京,但这位对天朝格外不敬的番王却意外地被明成祖免了死罪,至于空缺的锡兰国王,则命立“其属之贤者”为王。

    但是,在锡兰人自己可歌可泣的历史中,郑和舰队与亚烈苦奈儿的冲突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而且过程要复杂得多,今天的争议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各执一词上。

    按照锡兰人的记载,还有中国明史疏漏的复杂转折:亚烈苦奈儿意外被俘,给了该岛另外一个政权拔胡六世夺得王位的机会,亚烈苦奈儿遂转而与郑和达成某种协议,接下来,拔胡六世在接见带着礼物前来拜访的天朝使臣郑和时,结果却是主人被郑和活捉,与拔胡六世一起被郑和带回中国的还有他手下的贵族重臣。显然,这个结果是亚烈苦奈儿和拔胡六世都没想到过的。

    不过,拔胡六世也获得了明成祖的赦免并被释放回了锡兰。

    关于“佛牙”从锡兰流落中国,也与郑和将之郑重“请”到中国的说法不同,锡兰历史记载它是被郑和舰队直接抢走的。

    四航俘斩苏门答剌敌酋
  1412年(永乐十年),郑和舰队第四次扬帆远航。这是郑和历次航海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光舰队搭载的士兵就有近2.9万名。这次远航目标远大而极富冒险性。——因为南洋海岛各国已全部在前三次远航中摆平,明成祖现在要把帝国的影响力延伸到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

    原以为海疆靖平的郑和舰队,在航行途中意外地卷入了苏门答剌的军事冲突。这是一起复杂的王位纠纷:苏门答剌国王在1407一场战役中阵亡,王后为复仇宣布谁能杀死仇人就嫁给谁,很快仇报了,新国王有了,但长大的王子不干了,他杀死继父自任国王,老国王的弟弟苏干剌率其追随者与年轻的新国王爆发了王位争夺战。

    新国王请求明成祖做出仲裁,也许明成祖本人是个篡位者的缘故,决意强力介入王位纠纷,正在附近航行的郑和受命支持年轻的国王。

    郑和的人马登陆后,一边与新国王贸易一边给其赏赐大量礼品,感受到冷落和敌意的苏干剌终于按捺不住,率领1万多军队向郑和所部发起进攻,这给了郑和正当介入的理由,于是,苏干剌的军队被郑和迅速消灭,郑和军队一路追击到哑齐( 今亚齐)终于将苏干剌及其同党俘获。

    苏干剌没有前几位被俘者那么幸运,公元1415年夏,郑和完成远航返回南京后,苏干剌被带回中国,志在远方的明成祖不希望靠近自家门口的苏门答剌再出乱子,在8月12日完成献俘仪式后,明成祖命将苏干剌立即处决。

    在小说中真相难寻的其他征战

    因成化年间郑和航海的资料遭严厉焚毁,郑和舰队远航中还发生哪些征战已很难寻求,按照官方有限的记载,郑和最后三次远航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征战。

    但正规资料虽遭焚毁,却无法禁止民间传播郑和远航的故事。从其中一些传说可依稀辨识郑和其后在航海中发生过不小规模的战事。

    目前被史家认为很大程度可信的是郑和舰队与“拉撒国”(今索马里境内)的冲突,小说中称郑和军队曾以火器轰击对其不友善的“拉撒国”首都,该国国王遂转而欢迎郑和的到来。

    但明人罗懋登的《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一书,许多内容在今日看来完全属荒诞不经,内称郑和登陆一地,派兵打探才发现原来是鬼国酆都,无数番人鬼魂向阎王哭诉郑和所部造成的杀戮,郑和手下将官不但无所敬畏,反冲击鬼国王宫索取给明皇的贡品,后遭阎王以风暴摧毁舰队的警告,郑和等方才表示忏悔之意。

    这些不具严肃史实性的民间传说,或许也可为我们揣测当时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提供想像空间。

    野史、小说虽不足为信。然而,那些正史又有多大真实成分?《明史录》载郑和宝船长达四十四丈,现在主流严肃学者都认为是在胡说八道。我们有过政治的历史、有过私人的历史,但却很少有历史的历史。今天,历史的解说者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而真实的历史却随着600年前那张飘落的风帆而淡出人们的视野。这又是谁的悲哀?(唐岩)

     青年参考 2005年05月27日


--  作者:hairen
--  发布时间:2005/5/31 11:39:12

--  新证/加拿大发现郑和航海基地
郑和发现美洲有新证 加拿大发现郑和航海基地
2005年05月25日北京晨报
 
孟席斯左一介绍郑和航海遗迹
 孟席斯介绍郑和航海遗迹
 

       昨晚,《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一书的作者、英国作家加文·孟席斯抵京出席该书中文版发行仪式。孟席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600年前郑和最先发现美洲大陆的考古工作有了最新的进展,他们在加拿大临北大西洋的一处半岛上发现了郑和船队曾驻扎的基地。英国作家孟席斯到京,披露郑和发现美洲最新证据遗址坟墓中有汉字。

    遗址居民曾有黄种人特征

    昨天晚上刚刚抵京的记录郑和下西洋的英国作家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向记者表示,600年前郑和最先发现美洲大陆的考古工作有了最新的进展,他们在加拿大临北大西洋的一处半岛上发现了郑和船队曾驻扎的基地。

    遗址内留有佛教徒坟墓

    孟席斯介绍说,这一处称为新斯科舍的地区,在西经60度26分、北纬46度19分附近,在约面积5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存在一个曾经繁荣海港的遗迹。半岛上绵延着修筑的城墙遗址,并且有水利工程设施存在,同时发现了大量佛教徒与回民的坟墓,坟墓中留存有中国的汉字。

           法裔加拿大人发现遗址

      孟席斯介绍说,这一处遗迹是当地一位名叫Paul Chicassion的法裔加拿大人发现的,他在登山时偶然看到这片遗迹,并且发现这些遗迹含有大量东方文化的特征,由于他知道孟席斯的有关学说就将遗迹的事通知给了孟席斯。不久前孟席斯亲自前往当地进行调查,并请专业勘测人员对这处遗迹进行年代测定,目前确切年代的鉴定仍在进行中。

           遗址居民戴中国式耳环

       这处区域几百年来人迹罕至,离此地最近的居民也对这处遗迹的存在一无所知。孟席斯介绍说,1497年后最早一批到达这里的欧洲人曾描述说,这一地区是一个繁荣美丽的海港,部分土著居民具有东方黄种人的特征,一些人使用奇特的象形文字,并且穿着带有东方金丝花纹的服装,带着中国式的耳环。当地印第安人声称这些异族人是从海上乘着巨大的船只而来,后来这些神秘的异族人又“回到了大洋的对岸”。

    “这次发现可以看作是近两年来有关郑和船队600年前进行环球航行最新的重要证据。”孟席斯表示,他来京出席自己郑和专著中文版的发行仪式,今天他将和中国研究郑和的专家学者广泛交换意见。

    相关资料

    孟席斯的重要著作《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2002年由Bantam Press在英国出版,一经出版就成为畅销书。书中讲述了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数十年前作环球航行,并考察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以及南北两极的历险故事。新闻链接郑和纪念日定为“航海日”

      据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杜宇林红梅)今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这是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24日举行的庆祝设立中国“航海日”座谈会上宣布的。
 


--  作者:hairen
--  发布时间:2005/5/31 11:41:58

--  
     

      孟席斯介绍郑和航海遗迹

      

      

     孟席斯展示航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