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闽海-台海论坛  (http://mhwh.com/dv7/index.asp)
--  闽海文化  (http://mhwh.com/dv7/list.asp?boardid=2)
----  文学与史学的互动 之一  (http://mhwh.com/dv7/dispbbs.asp?boardid=2&id=24756)

--  作者:hairen
--  发布时间:2017/1/9 0:07:40

--  文学与史学的互动 之一
原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作者: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文接上篇)

四、文学与史学的互动

    作为现代中国第二代文学史家,吴、林、季、王进入大学教书时,学制及课程早已定型,由不得你自由挥洒。1952年院系调整后,中文系教授的政治立场、理论意识以及教学方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时至今天,以“文学史”作为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却依旧屹立不动。因此,半个多世纪前围绕林庚《中国文学史》的争议,至今仍有典范意义。
1947年5月,已从长汀复原回到厦门的厦大,计划出版“大学丛书”,首先选择了课堂效果极佳的林庚著《中国文学史》。此书共四编,分别是“启蒙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夜时代”;前三编1941年厦大出版组曾刊行油印本,第四编是正式出版前一年赶写出来的。在《自序》中,作者称:“我计划写一部文学史,大约在十二年以前,那时我开始担任中国文学史这门课。”但我更相信林庚晚年的回忆:“我在到厦门大学之前还没有写文学史,上课时也就写点讲稿。后来到了厦大才开始写,分期的题目也是到厦大以后才有的,以前也没有那些奇奇怪怪的题目,什么‘文坛的夏季’呀,‘知道悲哀以后’呀,像这些东西,在北京讲课时还没有呢,只是一般地按着时代去讲就是了。”为上课而准备讲稿与独立撰写一部中国文学史,是两回事情。抗日战争中,厦门大学没像其他大学那样内迁西南或西北,而是避居闽西长汀,坚持办学,这一相对独立的学术处境,是促使林庚独立撰写《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因缘。除了讲课的实际需要,还有就是可以彻底放开,按照自己的意愿写作,而不必顾虑已经形成的学术传统。这些“奇奇怪怪的题目”,不可能出现在此前的北平民国学院,也不可能在昆明或重庆的学界获得认可。应该说是抗战中厦大的特殊环境,与林庚本人的才情互相激荡,才有可能孕育出如此奇葩。

    在初刊2003年的《人间正寻求着美的踪迹——林庚先生访谈录》中,林庚曾描述当初在闽西山区讲课时的情景:

    到了厦大后,我把精力集中到文学史上了。光是这些题目就很能吸引同学,所以有好些外系的学生也来听课,因为题目很吸引人。我上课时,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写上“文坛的夏季”,台下的学生就很兴奋。我讲汉代是“夏季”,在它之前是讲先秦时代,我把先秦时代一讲称作“知道悲哀以后”,就是说,《诗经》那样的作品还是属于童年阶段的东西,还没有多少真正深刻悲哀的东西,到了战国时代呢,人们开始真正认识到悲哀了,我举了墨子的“悲染丝”、杨朱的“伤歧路”,这才是真正地认识悲哀。认识悲哀是青春的特点,是少年时代的特点,儿童时代是认识不到这么深的。所以我觉得战国时代就是动荡的、开始认识人生悲哀的时代。到了两汉呢,好像是最痛苦的时期过去了,最热闹的时期过去了,取得成果了,天下也统一了,也安定了,就像是到了夏天,有点疲倦了。春天的时候太劳累了,东看西看,美不胜收,到了夏天就进入“沉沉好睡”的状态了。我用这样的形象来讲课,学生很愿意听,所以只要题目一写出来,台下就会有很强烈的反应,这都是到厦大以后才有的。

    这里举的例子,都属于第一编“启蒙时代”;但全书的基本风格,于此可见一斑。如此形象且个性化的讲授方式,可以推想演讲者的风采以及课堂的氛围。讲课时擅长营造诗意,林庚的这一特点,日后延续到北大课堂,不同时期的学生都拍案叫绝:“他那样的声情并茂,神采飞扬,简直和盛唐诗人的少年精神融为一体了”;“先生用的几乎是诗的语言,而他本人便如同是诗的化身”。

    可当这些课堂上极受欢迎的讲述落在纸上,成为一部堂而皇之的著作时,却没有得到学界的热烈反响;相反,初刊1947年10月《清华学报》第14卷第1期的《评林庚著〈中国文学史〉》,开篇就是:
    这一部《中国文学史》不仅是著作,同时也可以说是创作;这不仅因为作者的文辞写得华美动人,和那一些充满文艺气味的各章的题目。这些固然也是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贯彻在这本书的整个的精神和观点,都可以说是“诗”的,而不是“史”的。
书评的作者王瑶,当初是清华大学中文系讲师,日后成为林庚在北大的同事。虽然此长篇书评的结尾称,“这部书除了我们所提到的文辞的华美和结构的完整以外,书中所举的诗篇等例子,都是经过一番心思来选择的,都有比较完满的代表性”,但全文再三论证的是:“这部书是‘诗的’特点超过了‘史的’”,因此,“与其说这是一部著作,还不如说这是一部创作”。如此评价,对于一部学术著作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打击。

--  作者:hairen
--  发布时间:2017/1/9 0:11:34

--  文学与史学的互动(续)
     其实,自“文学史”这一学科诞生以来,到底应该强调“文学”的因素还是突出“史”的意识,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争论。“诗的”林庚恰好碰上“史的”王瑶,加上作者年轻气盛,书评写得很不客气。相对来说,林、王二位的老师朱自清,对此书的评价比较公允——也可以说比较“骑墙”。朱自清为林著《中国文学史》所撰序言,结尾是:

    著者用诗人的锐眼看中国文学史,在许多节目上也有了新的发现,独到之见不少。这点点滴滴大足以启发研究文学史的人们,他们从这里出发也许可以解答些老问题,找到些新事实,找到些失掉的连环。著者更用诗人的笔写他的书,虽然也叙述史实,可是发挥的地方更多;他给每章一个新颖的题目,暗示问题的核心所在,要使每章同时是一篇独立的论文,并且要引人入胜。他写的是史,同时要是文学;要是著作也是创作。

    这篇序言,表扬之中隐含着某种批评。尤其“文学史的研究得有别的许多学科做根据,主要的是史学,广义的史学”,这样的立场,更接近王瑶而不是林庚。至于称此书很好读,“这在普及中国文学史上是会见出功效来的”,更不是很正面的评价。但作为曾经的新诗人、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对林庚的“锐眼”以及“用诗人的笔写他的书”,还是持欣赏态度的。这一点,对比朱自清序言与王瑶书评,看二人的遣词造句,可以分辨出来。林庚本人没有就此书评发表任何意见,但从其日后持之以恒地重写《中国文学简史》,大幅度调整原先的论述,可见还是部分接受了王文的批评。而其中关于“少年精神”的论述,经由若干自我调整,终于成为林庚的著名论断之一。

    林、王之间的分歧,某种程度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史研究思路,而这与作者各自的学术背景有很大关系。在清华读本科时,林庚已经是名满校园的著名诗人,1933年夏甚至以诗集《夜》作为毕业论文。毕业后的林庚,在清华中文系担任朱自清的助教,也协助闻一多批改国文课作业。可一个学期后,林庚放弃教职,南下上海。各种传记及年表都称是林庚“准备专门从事创作”,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林庚诗选》的“后记”也有类似的表述。但我注意到,2001年1月林庚与孙玉石谈话时,称自己去上海不是为了找工作,只是因哥哥在上海有房子,吃住都不用费心,“我就是去看看”。2004年2月,林庚与孙玉石聊天,再次谈及此话题:“当时我想留在清华任教,但有些教授不同意,就没有留下。我年轻气盛,很有些愤愤不平。”1933年年底清华校园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助教林庚必须离开北平南下上海,目前没有直接材料。不过,系主任朱自清的日记,起码让我们明白当初林庚在清华的处境。

    先说1933年8月18日的故事:“今日下午开招生委员会,林庚缺一点二分,不及六十分,未取。余未力主;若力主,或尚不致无望也。”朱自清日记记录的是研究院招生的情况。没能成为研究生,林庚于是留下来当朱自清的助教。可该职位大概是不固定的,这才有一学期后的离职。林庚一直期盼能留在清华教书,系里教授也有极力推荐的。读朱自清1935年5月8日日记可见:
林庚《诗五首》,由哈罗德·阿克顿(Harold Acton)翻译,发表于《诗歌》杂志(一九三五年四月,卷四十六),此固甚光彩之事。为此,林希望得到本校新诗习作讲师席位,俞、王两君向余表达此意,当予谢绝。

    过了一周,朱自清日记又有:“闻一多来访,他推荐林庚,谢绝之。”在当天的日记中,朱自清大谈闻一多研究《楚辞》的新见解,以及陈梦家关于原始社会的文章如何有新意,可见兴趣在学问而不是诗歌。不是私人关系问题,从1931年8月起,也就是转入中文系学习的第二年,林庚的名字便不时出现在朱自清的日记中。朱自清对林庚的诗作评价很高,但对他作为学者的潜力则不无疑虑。
以当年清华中文系的学术要求,没有给以诗歌而非学问见长的林庚讲师位置,一点都不奇怪。不要说这位以诗集为毕业论文的青年学生,即便在清华教书多年,长期出任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内心也都十分紧张,假期里开列阅读书单,不断督促自己补课,生怕人家说他没学问。1936年3月19日,以新文学起家的朱自清,甚至在日记中写下:

    昨夜得梦,大学内起骚动。我们躲进一座如大钟寺的寺庙。在厕所偶一露面,即为冲入的学生们发现。他们缚住我的手。谴责我从不读书,并且研究毫无系统。我承认这两点并愿一旦获释即提出辞职。

    如此强调学问(尤其是古典学术)的校园氛围,其实是不适合林庚的。而才华横溢的诗人,离开学术传统深厚的清华,避居“与外界几乎是处于半隔绝的状态”的战时厦大,一旦需要讲授文学史,不可能按部就班,必定会翻新出奇。

    王瑶可就大不一样了,1934年入读清华中文系,两年后出任《清华周刊》第45卷总编辑,也算是校园里的活跃人物。虽说同样喜欢舞文弄墨,王瑶不写小说或诗歌,就像其自述所说,“我是在大学读书时开始写论文的”。经由一番坎坷,1942年秋在西南联大正式复学时,王瑶已经心无旁骛,立志成为第一流的好学者。友人赵俪生的回忆很生动,也很有趣:

    经过几个昼夜的畅谈,我们认为,进《宰辅传》压根没有门;进《忠烈传》也未必有资格;进《货殖传》根本没有那本领;到头来还是进《儒林传》吧。
据老同学季镇淮追忆:“自昆明至北平六七年间,王瑶学长表现了学术上的努力和信心,累积深厚,识见敏锐,成绩卓著。”约略就在这个时候,即将完成其代表作《中古文学史论》的王瑶,奉老师朱自清指令,为林庚著《中国文学史》撰写书评,自然是以“儒林”而非“文苑”的标准来衡量,这才有了上述略嫌严苛的批评。

    在《中古文学史论》初版后记中,王瑶称:“我自己对于文学史的看法,和朱先生是完全一致的。”其实不见得,作为文学史家,朱自清固然强调广义的史学,但也注重“古文学的欣赏”。而我们阅读王瑶的所有文学史著作,文学性始终不是其关注重点。1984年为重版《中古文学史论》撰写题记,王瑶依旧强调文学发展的整体性与规律性,而不是作家的个人才华或作品的艺术形式。借用早年书评的说法,这一学术立场,明显是偏于“史的”,而不是“诗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1/9 0:13:3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