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闽海-台海论坛 (http://mhwh.com/dv7/index.asp) -- 闽海文化 (http://mhwh.com/dv7/list.asp?boardid=2) ---- 留住“福州‘话 (http://mhwh.com/dv7/dispbbs.asp?boardid=2&id=645) |
-- 作者:fzcxy -- 发布时间:2004/11/4 19:29:32 -- 留住“福州‘话 Q:“你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吗?” A:“是。” Q:“你平时经常说方言吗?” A:“这个嘛,很少说。” Q:“为什么?觉得方言说起来比较没文化?” A:“恩,受教育就要抛弃方言。” 上面这段对话恐怕能代表当今中国方言在年轻人口里日趋消失的原因了。 也许是我自己是个福州人的缘故,我总是不希望看见我家乡的方言渐渐地颓唐。这次暑假回福州,发现今天福州的青少年基本上已经不怎么使用福州话了,我真的打心眼里觉得很难过。我认为,导致这个恶果的原因是我们的一些错误的舆论和教育理念。 的确,我们不可否认,在人口流动高度频繁的今天,方言的消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在福州,我的家乡,人们正在以推广普通话为代价来扼杀方言,等到一两个世纪后再没有人能操这种语言时,痛心的恐怕就是整个汉语学界了! 难道不要推广普通话么?我可没有这么认为过。福州的经济要腾飞,就要与祖国各地交流,这样福州人和所有的炎黄子孙一样都必须使用我们民族的共同语,但是从来就没有什么义务要求福州人屏弃福州话,从来就没有! 这里又牵涉到一个问题——福州人说普通话一定要说的象北京人那么地道吗?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而且似乎也没有这个可能。就拿我本人来说,虽然说惯了普通话,但还是一不注意就不分平舌翘舌不分f和hw。其实这个和推广普通话一点也不矛盾,因为我们使用普通话的最终目的,是让外地人能够和我们交谈,能达到这个目标就完全可以了。全国各地的人说普通话都会带着地方口音,每个城市的腔调都各不相同;口音象征着我们的籍贯,我们从来都以自己是福州人自豪,又何必因为我们的普通话里带着浓浓的乡音而自惭形秽呢? 那么,既然普通话的作用是用来和外地人交流,那么福州人相互之间交谈若是操普通话就是有悖常理的了。一般来说,福州人“攀讲”都是用方言的,可是这个现象却有从现在的青少年中消失的趋势。马路上随处可见说着蹩脚普通话的年轻人,我就感到纳闷:普通话说的也很烂嘛,干吗非要说呢?我问了许多同学,他们的回答真是让我咋舌:“福州话比较粗鲁比较没文化。”我觉得,福州的青少年会这么评价自己的家乡话,那完全要归咎于他们的语文老师了。 其实如果真的较起劲来,福州话和古汉语的一脉相承的关系要远远地高于普通话和古汉语的关系——无论是词汇、语法还是音韵。从那些日常生活词语就可以窥豹一斑了,如福州话把锅叫做“鼎”/tiaη32/、把稻谷叫做“粟”/ts'uo?24/(“?”代表入声喉塞音)、把夜晚叫做“暝”/maη53/、把儿媳妇叫做“新妇”/siη53mou242/、把第二人称代词唤做“汝(女)”/ny32/等等,这些在普通话中闲置了而在福州话中仍然存在的词汇是根本列举不完的。 在声调方面,福州话分7个声调,其系统基本上传承了古汉语(除了上声不分阴阳外)。我们知道,判断一种方言与古汉语的亲缘关系就是看它有没有入声,北京话的入声早在元朝之间就烟消云散了;而我们福州话何止保留了入声呢,我们福州话的入声还是严格地分阴阳的! 在字音上,福州话完整地保留了《广韵》中的见母字、疑母字、微母字、心母字等等,这些字音在普通话中早就变异得一塌糊涂了;至于知母字如“猪”/ty55/见证了“舌上归舌头”,还有三十六声母中的轻唇非、敷、奉母字,在福州话中多以/p,p'/重唇开首如“飞”/puei55/和“饭”/puoη242/不也证明了“古无轻唇音”么…… 就此刹车——再说下去,就有班门弄斧之嫌了。我知道阅读本文的必有那些精通古文的中学语文教师,但是,我写本文是要顺带地批评你们的。你们没有在课堂上让你们的学生及早地认识到方言的文化地位,你们的教育只是以让学生应付考试为目的,而宁可叫这些有用的知识霉变在你们的肚里!如果这一代年轻人从小就意识到这一点,福州的文化遗产怎么会“渐渐露出下世的光景来”呢? 好在我还是幸运的,我有幸能亲耳听到朱天骐老师用熟练的福州话为我们朗读《孔雀东南飞》。这就是很好的教育方式,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朱老师告诉我们,有一些文言句子用普通话读来拗口,试着用福州话读一下说不定就顺了——的确是这样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激发了我对福州方言的关注,迫使我为满足我的好奇而阅读了大量的汉语音韵学书籍,这对我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语文教师真的可以起到这么大的作用:他(她)可以换起一个学生对语言的热情,也可以催化一种语言的灭亡!但是我相信,不会有一个语文教师会愿意看到福州方言的消亡。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究竟应该做到什么呢?让我这个后生斗胆提点意见: 首先,课堂教学固然要以普通话为主,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常见字在普通话中的正确发音,但不要去追究生僻字,标准是只要让学生能做对高考语音题就可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普通话的病态膜拜。 其次,是最重要、也是老师们做的最不够的,就是在古诗、古文中引进方言教学。其实很多诗,比如“千山鸟飞绝”那首诗,压韵的三个字“绝”、“灭”和“雪”是压入声韵的,硬是用普通话念就是很碍口,还不如直接用福州话读出来,顺便教学生一些古代诗韵的知识,这不是很好吗?文言文的实词讲解也是同样,比如我们初中时学《扁鹊见蔡桓公》这篇课文,当时学到“汤”这个词,张素琪老师就说,“汤”在古汉语里的意思和在福州话里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热开水”,我立马就记住了。同样也是初中学的朱自清《背影》里面把筷子叫“箸”,我当时死活就记不住——的确,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引,有几个中学生会把福州话的/toy242/和“箸”联系起来呢(o实际上是舌面前半高圆唇元音,在国际音标里写成o加上一撇,无奈输入法的问题只好先用o凑合一下)? 最后,我希望语文教师能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当然不是占用正课时间),方言是一种地域文化,包括北京话也是方言,方言之间绝没有贵贱之分,各地的方言都有各地的色彩,而象福州话这样与古汉语如此类似的方言更是不为多见。说方言和推广普通话不冲突,要摆正方言和普通话的地位关系——说白了,正式场合,使用普通话,非正式场合,提倡用方言。我们数学教研组组长林风老师上数学课时不是也经常蹦出一串串福州话吗?:〉 这几条建议不是留给我们的语文教师“暂容商榷”的,而是“刻不容缓”的!你们的任务是扭转一门语言的使用者的观念,进而挽救一种文化!因为,福州方言已经在消失了,现在我们年轻人的父母辈还是都会说一口流利福州话的,我们也跟着学了一些,但是如果等到说着支离破碎的福州话的年轻人也为人父母时,他们的下一代是绝对不可能会说福州话的!这样福州话就会彻底地消失——语言的消失不象文字的消失,文字学家今天还能抱着乌龟壳研究甲骨文,如果语言消失了,语言学家就只好扼腕空叹了(狭义的语言不包括文字形式)。 今天中午下楼散步,看见一个小男孩用标准的福州话问我:“汝饭食未?”真的感到非常激动。因为我知道,福州有这样的孩子存在,我们的闽文化就不至于那么快地被海浪腐蚀。至少在我有生之年,是有人陪我讲福州话的。 |
-- 作者:南方客 -- 发布时间:2004/11/6 14:13:34 -- 方言的问题 是需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 不是说推广普通话就一定要消灭方言 用英语就要消灭各小语种一样 我们的语言文字工作真应该认真反思!别再像铲掉北京城墙城楼一样留下千古遗恨 !!就如同五十年代盲目地宣布汉字最终要全变为拼音一样 徒留下百年笑柄 方言存在的忧虑 真就是民族文化的忧虑 民族传统存在的忧患啊
|
-- 作者:一柯 -- 发布时间:2004/11/7 12:43:21 -- 为什么会认为方言与普通话是冲突的呢。 我们很多人既会说方又会说普通话,也不见得有什么矛盾存在啊。方言的存在怎么就影响了普通话的推广了,真的很不明白那些专家是怎么考虑问题的。这又不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问题,没必要把我们的方言彻底根除吧。
|
-- 作者:bettyboop -- 发布时间:2004/11/11 13:01:23 -- 正式场合,使用普通话,非正式场合,提倡用方言。 |
-- 作者:guog -- 发布时间:2004/11/11 13:17:51 -- bettyboop 的意见简捷了当!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