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闽海-台海论坛  (http://mhwh.com/dv7/index.asp)
--  市场巷议  (http://mhwh.com/dv7/list.asp?boardid=4)
----  “中华小姐”大赛内地佳丽何以受挫海外兵团  (http://mhwh.com/dv7/dispbbs.asp?boardid=4&id=665)

--  作者:guog
--  发布时间:2004/11/9 22:24:18

--  “中华小姐”大赛内地佳丽何以受挫海外兵团
“中华小姐”大赛内地佳丽何以受挫海外兵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季军殷悦(左)  ■冠军李诗琪(中)■亚军杨洁(右)   

  2004年中华小姐环球大赛前晚在香港落幕。然而,围绕着比赛进程出现的诸多现象已俨然成为了一个又一个值得令人反思的话题,首当其冲的便是海外兵团与内地佳丽的对峙,在一个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且命名为“中华小姐”的比赛中,冠军得主竟是只有1/4华人血统的马来西亚佳丽,似乎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她甚至连汉字都不认识,这样的选手究竟为何能从全球90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而具有海外背景的参赛者最终赢得了决赛中9项大奖中的5项,她们为当代中华女性究竟带来了什么?此外,在决赛及颁奖晚会上,有三位选手在对物质财富与情感的抉择中选挑了前者,这种严重违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思想体系意味的究竟是我们当代都市文明的失落还是进步……

  ■不识汉字为何能当华姐冠军?

  李诗琪,19岁,马来西亚大一学生。以其出众的美貌在预赛中便赢得了评委以及各路媒体的青睐。随后,在进入决赛后的各项比赛中,她始终表现出了良好的个人素质。在军训时,由于天冷,很多选手情不自禁地将手缩到袖子中,而她却始终笔挺,在最难的匍匐前进训练中,她总能第一个标准快捷地完成动作。而最终打动评委的还是她在九寨天堂与其他选手进行骑马拉力赛时,由于她的坐骑太老,等下山后她才发现这匹老马已经不行了,腿也受了伤,她轻抚着那只马腿,偷偷地哭了,而且是那么伤心———这一幕被随队摄影师捕捉到并在决赛现场播放了出来……回想起那段往事,李诗琪又一次落下眼泪……然而,李诗琪最大的问题是她的“中华文化课”。早在预赛时,她就曾向记者请教过如何弥补她的汉语不灵光的缺陷。对此,选美办负责人高雁解释说:“知识可以再学,但美丽的品质不是靠学能学到的。”

  ■海外兵团给中华女性带来了什么?

  有这样一组数字:在今年进入预赛的50位佳丽中,有1/3具有海外背景,这个比例一直带到了进入决赛的20位选手中,而进入最后阶段的8位选手里,海外选手占据5位,并且赢得了冠军和季军,在其他单项奖的评选中,海外兵团又与内地佳丽平分秋色。这种现象在上届以及以往任何类似赛事中均未出现过。尽管这两类选手其实并没有真的形成两种对立“势力”,但两者间的差异却是很多人包括评委余秋雨等都看出的一个课题———海外兵团究竟给华姐大赛、给中华当代女性带来了什么?

  记者先后采访了若干位具有海外背景的选手,在英国刚刚攻读完硕士的邱阳说:“相对来说,我们的思想更OPEN(开放),我们更有主见。比如说染头发,很多人以为把头发染了才叫有个性,而其实染不染发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决定,重要的是你在坚持什么,那才叫真正有主见,而不是跟风赶潮。”6岁就随父母去了美国的戚洁说:“我想我们更懂得什么是自由。我们的环保意识也比内地选手强。”这一点从戚洁的绿色和平组织成员身份上便不难看出。此外,来自德国的刘星韵则认为,她在从德国受到的教育中学到了对他人的尊重,她说:“我觉得很多内地选手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有尊严的!”来自加拿大的姚佳雯还强调,她们较内地选手来说更敢说话,她觉得“含蓄并不意味着要闭嘴”……

  ■“要钱不要老公”意味着什么?

  我们姑且不论姚佳雯的有话直说是否是一种美德,但其前晚在决赛现场的直言确实语惊四座,当时,评委问她:“你要钱还是要老公?”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要钱。”类似的问题还问了其他两位选手,结果竟也大同小异———如此这般的回答一次又一次引来在座几乎所有嘉宾的哗然。

  记者此前在给选手们进行培训时曾建议她们要勇于实话实说。而如果以上回答真是她们的实话,那看来我们又真是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些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新人类了,物质社会带来的物质需求和物质欲望在如今这个社会已变得越来越理所应当……在这一点上,海外兵团与内地佳丽则显现出了出奇的一致……而抛开这种种话题,用高雁的话说:“中华小姐环球大赛对人性较为深层的开掘或许正是我们比同类赛事相对更为有价值的一面。”

  ■文/记者  郑叶  ■摄影/卢北峰《北京青年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9 22:25:45编辑过]

--  作者:guog
--  发布时间:2004/11/9 22:35:33

--  华姐冠军诞生的背后
华姐冠军诞生的背后

       江南时报记者  倪方六  发自香港决赛现场
    前天晚上,由凤凰卫视主办,江南时报、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闻晨报等媒体协办的“2004中华小姐”冠军终于出炉,马来西亚佳丽、50号选手李诗琪以绝对优势封后。当鲜花送上来,掌声响起来,人们看到的往往是冠军光彩照人的一面,而背后的东西却被美丽给遮盖了,既有辛酸,也有尴尬。
    夺冠意料之外
    前晚的总决赛现场绝对激动人心。先是评出单项奖,李诗琪在之前的一系列预赛中,其甜美的笑容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者估计,“媒体印象大奖”应非她莫属。让人意外的是,最后捧得这项奖的不是50号,而是5号,来自加拿大的殷悦笑子。记者们正在疑惑时,主持人之一的凤凰名嘴窦文涛宣布了另一项奖,“最佳上镜大奖”,得主是李诗琪,这下她笑了。
  但在接下来的冠亚军评比中,她又笑不出来了。昨日李诗琪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当主持人宣布第三名又是5号,而不是50号时,我一下觉得没有戏了,因为我想不到自己能获得冠军。”
    眼泪感动评委
    确实,李诗琪各方面都很优秀,所以在主办方专门给随访记者开设的“预测奖”中,没有一家媒体没有选李诗琪,有的认为是冠军,有的说可能当亚军、季军,可见她的人气指数有多高。但她在总决赛中能从20位佳丽中脱颖而出,却与她的“眼泪”有关。现场给每一位佳丽播放了之前比赛中的录像,她的录像片段是她抱着一匹马的腿泪流满面。原来在骑马走松赞干布古道中,她骑的是一匹相当于人类年龄75岁的、名叫童话的老马,在登山过程中,马腿严重受伤,并将终生不能行走,并很可能因此病死。她许愿,如果夺冠了拿得奖金,将去好好地医治这匹马。而她在现场看自己这段录像时,又流下了眼泪。因此,赛后有记者说,是眼泪助李诗琪夺得了冠军。
    要用奖金照顾老马
    在随后的评委提问中,她选择陈文茜给自己提问。陈文茜问:在看到那匹马流眼泪时,你也流了泪,这让我很感动。由于那匹马的生存环境和香港不一样,人们要继续照料它可能有困难。今天如果得奖,你会想办法去怎么救它?你真的会用你的钱(奖金)照顾它吗?李诗琪的回答又打动了评委:“我当然一定会的。”昨日,她再一次在记者面前做出了照顾老马的承诺,要为它治好那条受伤的腿。
    现场背诗出洋相
    尽管赛前呼声最高,但由于李诗琪来自马来西亚,普通话表达不是很流利。在总决赛第一阶段选手自我介绍时,她以马来语、英语、广东话、普通话分别表达,显示了极高的语言才能。但她在说普通话时,想背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参加“华姐”选美比赛的情感历程,由于紧张和普通话不流利,结果没有背出来。但她没有显出尴尬,而是很诚实地说,为了这首诗背了两个小时,现在还是没有背出来,遂以“谢谢”收场,同样赢得了热烈掌声。后来在回答评委陈文茜的提问时她说,“说实话,我真的很想背这首诗,我的普通话一直都不太好,我很想再说一遍。”
    要与佳丽“永别”
  在前日的总决赛现场,主持人也是编外评委窦文涛的问题最“刁”。如他曾以“动物学原理”来考4号选手:小羊是黑的,它妈白羊是白的,那它爸爸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黑羊和白羊配出来一个小羊该是灰羊吗?问到李诗琪时,窦文涛说,明天选手都要分开了,请你来表达一下分手时的情形。李诗琪开口道,姐妹们,明天我们就要永别了……台下顿时大笑了起来,窦文涛也适时问她“永别”是什么意思。她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竟然请教窦文涛,该怎么说,才分清“永别”的含义。昨日她对记者解释了出错的原因,她说她一直认为“永别”就是分别的意思,她表示要好好地学习一下中华文化,因为“华姐”是代表全世界华人形象的,应该通晓中华文化。


    《江南时报》 (2004年11月08日 第十五版)


--  作者:一柯
--  发布时间:2004/11/10 13:18:27

--  
海外军团受欢迎,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现在多数老百姓当然也可能包括那些评委的“崇洋媚外”的心态有关,总认为海外的就是比大陆的好,但是港姐们的汉语水平与能力耐人寻味,真不知道今天的我们怎么会如此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