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报道:中国校友会(cuaa.net)网在推出“200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和“中国高校百富校友榜”之后再次推出“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榜”,据中国校友会网运营总监赵德国介绍“此榜是依据中国高校1952年以后毕业生当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的人数统计得出”,其中北京大学以121位校友当选院士的绝对优势,位居“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榜”第一名,清华大学76位校友当选院士位居第二,复旦大学位列第三,位居前十其他高校依次是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其中北京大学培养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最多,清华大学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最多。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和最高荣誉学术称号,他们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领域为国家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高校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的状况反映了高校培养科技杰出人才的状况。由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进行了调整,在部分高校院系的基础上撤销、新增办一些高校,所以此榜仅统计中国高校1952年以后毕业的校友。从统计结果来看,共有150多所科研院所的1000多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从上榜高校成立的时间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和浙江大学等老牌院校表现尤为突出,而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分1952年以后新增办高校的表现也令人刮目相看。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多样性、层次性等特性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相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这种差异,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以及社会人才结构的合理性。现在社会上关于“是培养院士多的学校好,还是培养富豪企业家多的学校好”的争论不断出现,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学术称号,“高校培养院士的情况”可以用来衡量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科技杰出人才培养能力”的状况,但是这个衡量指标对于象以文科、经管类、艺术类等学科为主的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来说就不合适了,但是可以采用“高校培养杰出企业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等情况”来衡量综合性和文科为主的院校人才培养的状况。但是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院士、企业家和艺术家”等杰出人才的价值?是各位高校评价研究人员需要思考问题,同时也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